初學者必學的期貨入門知識
期貨契約的定義:是指買、賣雙方約定於未來某一特定時間點,以交易當時約定之價格交付某特定商品的一種標準化合約。
想必大家看完還是很模糊吧!想認識期貨,我們必須從期貨的起源開始探討。
期貨的起源可以從傳統農業談起,天氣好的時候,作物豐收過剩,價格下跌;氣候惡劣的時候,作物收成不佳,價格上漲。這種價格的波動不僅影響農夫收入,對收購農產品的商人也是有成本風險,期貨契約就是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。
農夫與商人對於這種「看天吃飯」都很不安心,農夫希望大豐收的時候,還是可以以穩定的價格賣出作物,「避開價格大跌的風險」。商人則是希望可以「避開進貨價格昂貴的風險」,能以一個穩定的價格進貨。
農夫擔心的事 |
商人擔心的事 |
生產過剩,價格下跌,農產品壞掉 |
農產品價格上漲,成本上升,銷量減少 |
所以呢!農夫跟商人達成了共識,兩人講好,未來某一個時間點,先約定好價格跟數量,時間到了雙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,這樣一來就產生了「避險」的效果,雙方都以他們覺得合理的價格進行買賣。確定好合約後,雙方各拿出一筆「保證金」作為擔保,如此這張「標準化的交易契約」就成立了。
這種買賣未來的契約,就叫期貨契約,故期貨的英文叫做Futures,而標準化的意思是就是雙方在合約中,講好買賣商品的品質、數量、交貨時間及交貨地點。
不過時日至今,能交易的期貨契約也不只有商品唷!像股票市場裡面許多金融指數也被設計成期貨商品交易。目前市場的期貨可分為兩大類:商品期貨、金融期貨。
結論:
期貨的本質是幫助買賣雙方「避險」,但也可以用來「投機」。
現在多數交易人既不是農夫也不是商人,但他們會交易期貨契約,便是看中了投機性。
故今天想要操作期貨商品,只要負擔的起保證金,多空都可以操作,方向若如預期前進,便可賺取價差。
最後目前大多數商品都不會有實物交割,只要在到期日之前買進相反方向的契約,就可以獲利了結或是認賠出場。